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彭文斌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光与色的使者--自由浪漫艺术家曾昱

2023-01-11 14:35:06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艺术评论家、策展人:彭文斌

  自观,微观,远观。

  解读和欣赏曾昱绘画作品的路径,要找到诗性、意象、表现的关键构成,不管是风景绘画还是人物绘画,在曾昱那时而浓烈时而忧郁的色彩之下,都显示出一种隐隐的、富有诗意的神秘感和浪漫感。天性的洞察能力、丰富的人生阅历、饱满的文化品位加上她那种看似随意的轻松挥洒,都透露出很强的生命力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一道理想风景、一个梦幻乐园、一处精神归属。曾昱作品中的风景,就是专属于她的伊甸园,她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性直觉,不受视觉习惯所束缚、不被绘画逻辑所干扰、不为范式经验所禁锢,其作品似乎孕育了一种生命的自我存在,一种充满阳光的般若诗意。这显然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、具有创新精神、具有心灵自由的艺术家的表现。内观自我,守住一道风景;微观生命,发现一种责任;远观人生,构成一种风度。

  风格,品格,气格。

  曾昱善用浓烈的色彩,强烈的笔触,简练的概括勾勒出一幕幕意料之外的梦幻画卷,这也许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独特感受的表达,她不会一味的去追求绘画的纯客观性,用感性的色彩表达客观的物象。感性直觉的绘画倾向,让她的笔触既奔放又柔和,让她的色彩既平静又丰富,让她的意蕴既冷寂又深切。色彩的张力、用笔的果断、构成的取舍……如此等等,深邃的生命感暗暗的隐形于画布之下。一种对自然生命和现实存在所投入的人文关怀,不动声色的感染着你。曾昱一直坚持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艺术学院、国内的中央美术学院、广州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研学,但我们需要清晰的认知到:专业院校的求学是一把双刃剑,其既可以构建一位“艺术家”的范式学习体系,也可以禁锢一位“艺术家”的创造性思维。因此,我们既不能忽视学院,也不能迷信学院。显然,曾昱的艺术创作没有被学院俘虏,她清晰的认识到:在艺术上,一旦被别人征服,就会失去自己!例如作品《远方》,既运用了外光色彩的主观方法,而在具体布色上又非常大胆,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也极度提炼,概括,诠释了自然与质朴之美!很多东西会转眼即逝、一念而过,所以任何心灵的触动都值得收藏,这不但是一场感动,也是人生的一次成长触动。

  小我,大我,无我。

  曾昱喜欢笑,笑得很清澈。德国哲学家尼采说:“笑对于人来说,首先是一种肯定性的力量。它包含着一种巨大的勇气,肯定个体创造的无可取代,肯定人类所有的创造性的一切...”。笑,是曾昱的生命能源;笑,是曾昱的生命状态;笑是曾昱“我”的本真。小我的曾旻,积德行善、礼佛修身,是她的日常。大我的曾昱,像画布上的柔暖色调,沐浴着心中的感动,不愁不伤、温文尔雅。无我的曾昱,像画面中的透明心窗,体味着人生的际遇,不虚不伪、从容淡定。她是一位艺术的修行者,内敛而狂热、沉静又奔放、安然且豁达,满含对普世生活的美好抱负,是一位通过色与光去召唤有趣灵魂的使者。试问几人可以真正做到从小我到大我?又从大我到无我?

  彭文斌

  知名艺术评论家、策展人

 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(美术学)

  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

  《收藏周刊》名誉主编

  《美术纵横》杂志执行主编

  《美术评鉴》杂志主编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彭文斌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